副流感病毒感染可以传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副流感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副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健康人吸入这些含有病毒的飞沫后可能被感染。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再触摸口、眼、鼻等黏膜部位导致感染。副流感病毒在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增加了传播风险。感染后通常会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免疫力正常的人群感染后症状较轻,多数可以自愈,但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感染副流感病毒后可能出现重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感染后病程可能迁延不愈。这些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预防副流感病毒感染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在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消毒常用物品表面。出现症状后应居家休息,避免传染他人。高危人群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