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饮食管理、定期复查、避免外伤、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护理。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需综合干预延缓进展。
1、用眼习惯
减少持续用眼时间,每30分钟休息5分钟,避免强光直射眼睛。阅读时保持充足光照,电子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线协调。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选择UV400防护标准的镜片。避免在颠簸环境中阅读或使用手机,防止眼肌疲劳加重晶状体代谢负担。
2、饮食管理
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如菠菜、蓝莓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可饮用绿茶等含多酚类物质饮品,避免过量饮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高血糖会加速晶状体蛋白变性。
3、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视力、眼压和裂隙灯检查,监测晶状体混浊程度。突发视力骤降、眼红眼痛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按医嘱复查,观察人工晶体位置及后囊膜情况。合并青光眼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需增加眼底检查频率。
4、避免外伤
防止眼部撞击或锐器损伤,运动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揉搓眼睛,游泳使用防水护目镜。化学飞溅物入眼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高度近视者避免剧烈跳跃运动,防止玻璃体牵拉导致晶状体脱位。
5、控制基础病
糖尿病患者维持空腹血糖4-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需评估药物相关性白内障风险。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需维持激素水平稳定,代谢紊乱会加剧晶状体氧化损伤。
白内障患者应保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自然光有助于调节昼夜节律。选择缓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倒立等使眼压升高的动作。居家环境保持地面干燥防滑,浴室安装扶手。烹饪时使用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刺激,阅读区域设置无频闪光源。术后3个月内避免游泳、重体力劳动,按规范使用滴眼液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