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手术后可能出现眩晕、面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电极植入失败、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
1、眩晕
眩晕是术后常见短期反应,因内耳淋巴液平衡被手术干扰导致。患者可能出现天旋地转感伴恶心呕吐,通常1-3天逐渐缓解。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跌倒,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缓解症状。若持续超过1周需排除前庭功能障碍。
2、面神经损伤
手术中器械牵拉或电刺激可能影响面神经,表现为术侧表情肌无力、闭眼困难等。多数为暂时性损伤,3-6个月可自行恢复。严重者需营养神经治疗,如甲钴胺片配合康复训练。永久性损伤概率极低。
3、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红肿渗液提示感染风险,与术中无菌操作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需及时就医进行伤口处理,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加强切口观察。
4、电极植入失败
电极阵列未完全插入耳蜗或移位时,会导致听觉重建效果不佳。需通过CT复查确认位置,部分病例需二次手术调整。术前精确的影像评估可降低该风险。
5、脑脊液漏
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持续清亮鼻漏或头痛,因内耳结构异常导致脑膜破损引起。确诊后需绝对卧床,严重时行腰大池引流或手术修补,必要时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颅内感染。
术后应保持术耳干燥避免进水,睡眠时抬高头部减轻肿胀,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及擤鼻动作,定期进行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异常分泌物时需立即就医。人工耳蜗调试需在术后1个月开始,按计划逐步优化参数以获得最佳听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