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进入微循环淤血期时有哪些表现和特点

发布于 2025/07/04 16:53

休克进入微循环淤血期时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绀、血压进行性下降、尿量减少、意识障碍加重及代谢性酸中毒。微循环淤血期是休克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后括约肌持续收缩,导致血液淤滞在微循环中。

1、皮肤发绀:

由于微循环淤血导致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表现为口唇、甲床等部位呈现青紫色。此时皮肤湿冷,按压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可能伴随花斑样改变。

2、血压进行性下降:

血管床容量显著增加而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收缩压常低于90毫米汞柱,脉压差缩小。血压下降与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关,需紧急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3、尿量减少:

肾血流量锐减导致每小时尿量少于20毫升,严重时无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可能出现氮质血症,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

4、意识障碍加重:

脑灌注不足引发谵妄、嗜睡或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进行性降低。这与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乳酸堆积及脑水肿形成相关,需警惕不可逆性脑损伤。

5、代谢性酸中毒:

无氧酵解增加产生大量乳酸,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值低于7.35,血乳酸水平超过4毫摩尔/升。酸中毒会抑制心肌收缩力,加重微循环障碍,需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微循环淤血期的核心病理改变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液浓缩及黏稠度增高。此时应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必要时使用多巴胺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同时需进行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上需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每小时出入量,注意保暖但避免过热,每15分钟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