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的症状主要有下肢沉重感、皮肤色素沉着、静脉隆起、瘙痒或疼痛、溃疡形成。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积的疾病,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下肢沉重感
久站或久坐后出现下肢酸胀乏力是早期典型表现,与静脉回流受阻相关。日间症状加重,抬高患肢可缓解。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穿戴医用弹力袜帮助血液回流。若伴随小腿抽筋或灼热感,可能提示病情进展。
2、皮肤色素沉着
踝关节周围出现棕褐色斑块是静脉高压的皮肤表现,常见于内踝上方。由于红细胞渗出分解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积,多伴有皮肤干燥脱屑。需警惕此类改变可能发展为脂性硬皮病,日常应避免搔抓并加强保湿护理。
3、静脉隆起
皮下呈现蚯蚓状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块是特征性改变,好发于大隐静脉走行区域。静脉壁弹性减弱导致血管迂曲膨出,触诊可有条索样硬结。剧烈运动可能加重血管扩张,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替代负重训练。
4、瘙痒或疼痛
局部刺痒或钝痛多因静脉淤血引发皮肤营养不良所致,夜间症状明显。抓挠可能导致湿疹样皮炎,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时会出现沿静脉走行的压痛条索。冷敷可暂时缓解不适,但需就医排查是否合并感染。
5、溃疡形成
踝部出现难以愈合的伤口是晚期严重并发症,常见于色素沉着区域。静脉高压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创面易继发感染。典型溃疡边缘陡峭、基底有黄色纤维蛋白覆盖,需专业清创联合压力治疗才能促进愈合。
静脉曲张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腹腔压力增高,每日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穿着过紧衣物压迫腹股沟区,规律进行踝泵运动增强肌泵作用。出现皮肤改变或溃疡需及时至血管外科就诊,中重度病例可能需接受硬化剂注射、激光闭合或静脉剥脱等治疗。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以维持血管弹性,限制高盐食品预防水肿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