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确定肿瘤性质最常用的方法是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主要包括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方法,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特征等明确肿瘤的良恶性及具体类型。
组织活检是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的核心手段,包括穿刺活检、切除活检和切取活检等方式。穿刺活检通过细针或粗针抽取少量组织,适用于体表或深部肿瘤;切除活检将病灶整体取出,常用于小型肿瘤;切取活检则从大肿瘤中截取部分组织。细胞学检查通过采集脱落细胞或细针穿刺获取细胞样本,适用于体表肿块、浆膜腔积液等,但准确性略低于组织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标记肿瘤特异性蛋白,辅助鉴别肿瘤来源和分型,例如通过角蛋白标记上皮源性肿瘤、波形蛋白标记间叶组织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可分析基因突变、融合或扩增,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如EGFR突变检测指导肺癌用药。影像学引导技术如超声、CT或MRI可提高活检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深部或微小病灶。
确诊肿瘤性质后需结合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日常应避免接触致癌物质,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若发现不明肿块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