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转氨酶高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妊娠剧吐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可疑药物、保肝治疗、病因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转氨酶升高,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及遗传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黄疸、尿色加深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骤,除转氨酶升高外还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等症状。该病可能与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有关,需立即住院治疗,包括血浆置换、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支持治疗,确诊后应尽快终止妊娠。
3、病毒性肝炎
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常伴有乏力、恶心等症状。需通过血清学检查确诊,乙肝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片进行抗病毒治疗,戊肝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4、药物性肝损伤
部分孕妇因服用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或中草药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伴食欲减退,停药后多可恢复。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保肝药物。
5、妊娠剧吐
严重妊娠剧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异常,导致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呕吐频繁且体重下降明显,需住院补液纠正代谢紊乱,静脉补充维生素B6注射液,症状缓解后转氨酶多能自行恢复。
孕期发现转氨酶升高应避免高脂饮食,适量进食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活动。每周监测肝功能变化,若出现皮肤黄染、凝血异常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所有药物治疗均须在产科和肝病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保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