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突骨折需要注意保护脊柱、避免二次损伤、规范康复训练、定期复查。棘突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保护脊柱
棘突骨折后需严格保持脊柱稳定,避免弯腰、扭转等动作。建议使用硬板床平卧,必要时佩戴脊柱支具。急性期可通过冷敷缓解疼痛,后期可遵医嘱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搬运患者时需采用轴线翻身法,防止骨折移位。
2、避免二次损伤
骨折后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日常活动需保持躯干直立,避免突然发力。乘坐交通工具时应使用腰托,防止颠簸造成二次伤害。若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医,可能提示神经损伤。
3、规范康复训练
急性期过后可逐步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如仰卧位臀桥运动。恢复中期加入小幅度脊柱伸展练习,配合游泳、慢走等低冲击运动。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单次训练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以不引发疼痛为度。
4、定期复查
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X线或CT复查,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合并骨质疏松者需监测骨密度,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若出现内固定松动或延迟愈合,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需保证每日500ml牛奶或等效钙质摄入,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时在腰部垫软枕保持生理曲度,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但禁止自行服用活血类药物。恢复期间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诊,警惕感染或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