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对女性的危害主要包括生殖系统损害、慢性疼痛、生育障碍、全身感染风险及心理影响。盆腔炎是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
1、生殖系统损害
盆腔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或堵塞,形成输卵管积水或积脓。子宫内膜长期炎症可能引发宫腔粘连,表现为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卵巢受累时可能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需手术引流治疗。
2、慢性疼痛
约25%患者会遗留慢性盆腔痛,疼痛多位于下腹两侧,在月经期或性交时加重。炎症反复发作可导致盆腔脏器与腹膜的纤维粘连,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需通过物理治疗或神经阻滞缓解。
3、生育障碍
输卵管功能受损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单次盆腔炎发作后不孕概率增加15%。异位妊娠风险提高6-10倍,因受精卵无法通过病变输卵管进入宫腔。严重者需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助孕。
4、全身感染风险
脓肿破裂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细菌入血会导致败血症,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多西环素片。延误治疗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5、心理影响
慢性疼痛和生育问题易引发焦虑抑郁,部分患者出现性交恐惧。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改善情绪,配偶共同参与治疗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可调节内分泌状态。
预防盆腔炎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及时治疗阴道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选择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治疗后3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盆腔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