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髓坏死可通过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拔牙术等方式治疗。儿童牙髓坏死通常由龋齿、牙齿外伤、牙齿发育异常、牙周病、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间接盖髓术
间接盖髓术适用于牙髓轻度炎症或接近暴露的情况。医生会去除龋坏组织后,在接近牙髓的位置放置盖髓材料,如氢氧化钙制剂,再用暂时充填材料封闭窝洞。该方法能保护牙髓免受进一步刺激,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术后需定期复查,观察牙髓活力恢复情况。
2、直接盖髓术
直接盖髓术适用于微小牙髓暴露且暴露时间短的病例。医生会严格消毒后,在暴露的牙髓表面直接覆盖生物相容性材料,如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该方法能保持牙髓活力,但需确保无菌操作。术后可能出现冷热敏感,多数在1-2周内缓解。
3、活髓切断术
活髓切断术适用于冠部牙髓感染但根部牙髓健康的恒牙。医生会去除冠部感染牙髓,保留根部健康牙髓,用盖髓剂覆盖根管口。该方法能维持牙根继续发育,适合年轻恒牙。术后需每3-6个月复查牙髓活力及根尖发育情况。
4、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适用于牙髓完全坏死的恒牙。医生会彻底清除坏死牙髓组织,消毒根管系统后用牙胶尖充填。儿童根管治疗需特别注意保留根尖孔未闭合恒牙的牙乳头,促进牙根继续发育。治疗后的牙齿建议全冠修复防止折裂。
5、拔牙术
拔牙术适用于无法保留的乳牙或严重感染的恒牙。乳牙早失需制作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移位。恒牙拔除后需评估正畸或种植修复方案。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进食温凉软食,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家长需帮助儿童建立每日两次刷牙、使用牙线的习惯,限制高糖饮食摄入。定期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牙齿外伤后应立即就医,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全身性疾病患儿需加强口腔护理,必要时进行专业涂氟。出现牙龈肿痛、牙齿变色等情况时须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