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眩晕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老年眩晕可能与脑血管疾病、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颈椎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应先坐起30秒再站立。室内保持光线充足,地面避免湿滑,必要时使用防滑垫和扶手。
2、药物治疗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眩晕可遵医嘱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微循环,尼莫地平片扩张血管。耳石症患者可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缓解症状。梅尼埃病急性发作时可短期服用地塞米松片减轻内耳水肿。前庭神经炎患者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前庭康复训练
针对慢性眩晕患者,可通过眼球追踪练习、重心转移训练等前庭康复操增强平衡功能。具体包括坐位时缓慢左右转头、站立时交替单腿支撑等动作,每日训练10-15分钟。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初期可能出现短暂头晕加重属正常现象。
4、中医调理
气血不足型眩晕可用归脾丸配合艾灸百会穴。肝阳上亢型适合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太冲穴按摩。痰湿中阻型推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针灸治疗常取风池、印堂、内关等穴位,每周2-3次。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
5、手术治疗
顽固性耳石症可行半规管阻塞术,梅尼埃病晚期可考虑内淋巴囊减压术。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者需血管内支架植入。颈椎病压迫椎动脉时需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手术适应证需经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骨科等多学科评估后确定。
老年眩晕患者应建立眩晕日记记录发作诱因和持续时间,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外出时建议有人陪同。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每周3-5次。冬季注意头部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空调直吹。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障碍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