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发布于 2025/07/04 18:50
发布于 2025/07/04 18:5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多因视网膜缺血性疾病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继而引发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害。
针对早期眼压轻度升高,可遵医嘱使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贝美前列素滴眼液等促进房水排出。若存在炎症反应,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对于虹膜新生血管,需配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进行玻璃体腔注射。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眼压和角膜状况。
全视网膜光凝术是基础治疗手段,通过激光破坏缺血视网膜组织,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对于房角关闭者可采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利用激光灼烧虹膜根部改善房水循环。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眼压升高或前房炎症,需配合降眼压药物和抗炎治疗。
适用于药物和激光控制不佳的难治性病例,通过在前房与结膜下腔植入引流装置建立人工房水排出通道。常见术式包括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Baerveldt植入术等。术后需长期随访观察引流管通畅性及包裹情况,警惕低眼压或引流管暴露等并发症。
针对视力已严重受损的终末期患者,可采用睫状体冷冻术或微脉冲睫状体光凝术,选择性破坏睫状体上皮减少房水生成。治疗可能引发眼球萎缩或剧烈眼痛,需严格评估残存视功能。部分病例需重复治疗才能达到目标眼压。
必须同步处理导致视网膜缺血的病因,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控制血糖并接受视网膜光凝,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需改善血液黏稠度。合并玻璃体积血者可能需行玻璃体切割术,缺血型中央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考虑视网膜动脉鞘膜切开术。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低头动作,防止眼压波动。饮食需限制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游泳和揉眼,外出佩戴防护眼镜。每周测量眼压两次并记录视力变化,若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复诊。建议每三个月进行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视神经纤维层厚度。
上一篇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如何
下一篇 : 十二岁孩子正常体温是多少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