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指因腕部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在桡骨茎突处反复摩擦导致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及压痛。
1、病因机制
该病多因腕关节过度活动或重复性劳损引发,如长期使用手机、频繁拧毛巾等。肌腱在通过桡骨茎突骨纤维隧道时因机械性摩擦增厚,导致腱鞘狭窄。部分患者与先天性腱鞘结构异常有关,女性产后因激素变化更易发病。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桡骨茎突处钝痛,拇指背伸或外展时加重,可向手臂放射。进展期出现握力下降、持物困难,局部可触及硬结。芬克尔斯坦试验阳性是特征性体征,即拇指屈曲握拳后腕关节尺偏可诱发剧痛。
3、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典型症状和体格检查,超声可见腱鞘增厚及肌腱周围积液。X线用于排除骨折或骨关节炎,MRI可清晰显示肌腱水肿和腱鞘狭窄程度,但通常无须作为常规检查。
4、保守治疗
急性期采用支具固定制动2-3周,配合局部冰敷。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用,或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炎症。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能显著改善症状,但一年内注射不宜超过3次。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者可考虑腱鞘切开术,通过1-2厘米小切口松解狭窄腱鞘。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2周后逐步恢复抓握训练。关节镜手术创伤更小,但需专业设备支持。
患者应避免反复拇指侧向用力动作,使用工具时注意手腕中立位。可进行腕关节屈伸及握力球训练增强肌力,湿热敷每日2次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若出现持续夜间痛或麻木感,需警惕合并腕管综合征可能,应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