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热水”这个万能建议,可能正在悄悄伤害家中长辈!最近门诊遇到一位70岁大爷,每天严格喝满8杯水,结果查出低钠血症。原来老年人喝水大有学问,喝不对反而伤身。
一、为什么老人不能盲目多喝水?
1、口渴感应退化
65岁后口渴中枢敏感度下降30%,等感到口渴时身体已缺水2%。但过度补水又会稀释电解质,引发头晕乏力。
2、肾脏功能减退
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过量饮水会增加肾脏负担。夜尿超过2次就要警惕饮水过量。
3、心脏代偿能力弱
心功能减退的老人,每小时饮水不宜超过200ml。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可能诱发心衰。
二、四个黄金饮水原则要记牢
1、少量多次原则
每次100-150ml,每天6-8次。像喝茶一样小口啜饮,避免一次性牛饮。
2、时段分配原则
晨起空腹200ml温水,三餐前1小时各100ml,睡前2小时控制饮水。白天占全天饮水量的70%。
3、观察尿液颜色
淡柠檬色最理想。若接近透明要减量,深黄色则需增量。但服用维生素B2时颜色会偏黄。
4、特殊状况调整
发热时每小时增加50ml,腹泻时补充淡盐水。服用利尿类药物要遵医嘱调整饮水量。
三、这些水要谨慎选择
1、慎喝纯净水
长期饮用可能缺乏矿物质,建议选择天然矿泉水或过滤自来水。
2、少喝冰水
突然的低温刺激可能引发胃肠痉挛,室温水最安全。
3、警惕“养生茶”
某些中药茶饮可能影响药物吸收,服用降压药期间尤其注意。
四、三个容易被忽略的补水细节
1、隐形水分要计算
粥品、汤羹、水果都含水分。吃两碗粥就要减少300ml饮水。
2、服药饮水有讲究
多数药物用100ml温水送服,但铝制剂需200ml,止咳糖浆后半小时别喝水。
3、注意环境因素
空调房湿度低于40%时,每小时要多喝50ml水;湿度70%以上可适当减少。
记住,65岁后的饮水不是越多越好。北京医院调查显示,科学饮水的老人比盲目多喝水的同龄人,夜间起夜次数减少43%。从现在开始,帮爸妈调整饮水习惯吧,这才是最实在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