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过了65岁,身体再好也别依赖3种保健品,后果怕你无法承受

发布于 2025/07/06 12:04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开始把保健品当作"健康保险"。药店里那些包装精美的瓶瓶罐罐,似乎成了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但您知道吗?有些保健品不仅浪费钱,还可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负担。

一、蛋白粉:肾脏的隐形杀手

1、老年人的蛋白质需求

65岁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大量补充。普通饮食中的鱼肉蛋奶已经能满足日常需求。

2、过量摄入的危害

多余的蛋白质需要通过肾脏代谢。老年人肾功能本就逐渐减退,过量蛋白粉会增加肾脏负担,长期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

3、特殊人群更需谨慎

患有慢性肾病、痛风等疾病的老人,随意服用蛋白粉无异于雪上加霜。即使是健康老人,也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

二、钙片:血管的定时炸.弹

1、补钙过量的风险

很多老人同时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却忽略了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血钙升高,增加血管钙化和结石风险。

2、正确补钙方式

通过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菜等食物补钙更安全。确实需要补充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剂量。

3、注意吸收问题

单纯补钙不注重吸收,反而会造成浪费。维生素D、镁等营养素对钙的吸收利用至关重要。

三、复合维生素:肝脏的沉重负担

1、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脂溶性维生素(A、D、E、K)会在体内蓄积,过量可能引起中毒。即使是水溶性维生素,超出需求也会增加代谢负担。

2、饮食均衡更重要

只要饮食结构合理,老年人通常不会缺乏维生素。盲目补充可能打破体内营养平衡。

3、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某些维生素可能影响华法林等药物的效果,服用前务必咨询医生。

四、保健品选择的黄金法则

1、缺什么补什么

先做相关检查,确认缺乏某种营养素再针对性补充。不要凭感觉或广告宣传购买。

2、认准正规产品

选择有"蓝帽子"标志的保健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3、定期评估效果

服用一段时间后要复查相关指标,根据身体变化调整补充方案。

4、优先食补

天然食物中的营养素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且不易过量。调整饮食结构永远是第一选择。

5、咨询专业人士

在服用任何保健品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特别是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是"长生不老药"。与其把健康寄托在瓶瓶罐罐上,不如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记住,均衡营养、适度运动、良好心态,才是真正的"长寿秘诀"。下次再看到那些夸大宣传的保健品广告时,不妨先问问医生:我真的需要这个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