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后血糖值像坐过山车?这个安全范围要记牢!最近门诊遇到好几位老人家,明明按时吃药,却突然头晕手抖,一查竟是血糖低到危险值。很多子女不知道,对老年人来说,血糖太低比血糖高更危险。
一、老年人低血糖的三大隐患
1、跌倒风险飙升
血糖低于3.9mmol/L时,大脑供能不足会导致头晕目眩。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容易骨折。
2、心脏负担加重
低血糖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让心跳加速。这对有冠心病的老人都可能诱发心绞痛。
3、认知功能受损
反复低血糖会损伤脑细胞,增加老年痴呆风险。有些老人反应变慢,可能就是低血糖惹的祸。
二、65+人群的血糖区间
1、空腹血糖
最好控制在5.6-7.8mmol/L之间。超过7.8要警惕,低于5.0就要注意补糖。
2、餐后血糖
维持在7.8-10.0mmol/L较安全。餐后2小时超过11.1要调整饮食。
3、睡前血糖
建议保持在6.0-8.3mmol/L。低于6.0可以喝半杯牛奶预防夜间低血糖。
三、防低血糖的实用技巧
1、饮食要会搭配
每餐都要有主食+蛋白质+蔬菜。吃杂粮饭时搭配豆腐或鸡蛋,能延缓糖分吸收。
2、运动要讲方法
避免空腹运动,散步最好安排在餐后1小时。记得随身带颗糖。
3、监测要更频繁
注射胰岛素的老人,每天至少测4次血糖。血糖仪要定期校准。
四、这些信号别忽视
1、早期症状
手抖、心慌、出冷汗是最常见表现。有些老人会突然脾气暴躁。
2、夜间警.报
做噩梦、睡衣汗湿、晨起头痛,可能是夜间低血糖。
3、不典型症状
部分老人只会觉得浑身没劲,或者突然话说不清楚。
记住一个原则:宁可稍高,不要过低。建议给爸妈准备个血糖记录本,把每次测量的数值和时间记下来。下次复诊时带给医生看,能帮助调整用药方案。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把血糖控制在"黄金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