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牙痛的人群主要有口腔卫生不良者、龋齿患者、牙周病患者以及牙齿敏感者。牙痛可能由细菌感染、牙体损伤、牙龈炎症或牙本质暴露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口腔卫生不良者
日常刷牙不彻底或未规律使用牙线的人群,食物残渣易滞留形成牙菌斑。细菌分解产酸可腐蚀牙釉质,引发龋齿或刺激牙龈红肿。这类人群需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接受一次专业洁牙。若已出现龋洞,可遵医嘱使用丁硼乳膏、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控制感染。
2、龋齿患者
龋坏牙体组织导致牙髓暴露时,冷热刺激或进食甜食会诱发尖锐疼痛。深龋可能伴随夜间自发痛或咬合不适,严重时发展为牙髓炎。治疗需清除腐质后填充复合树脂,急性炎症期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但需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
3、牙周病患者
长期牙龈出血、口臭者可能出现牙周袋形成,细菌侵袭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疼痛。活动期表现为牙龈脓肿或咀嚼无力,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给药。晚期骨吸收严重者需考虑牙周夹板固定或拔牙后修复。
4、牙齿敏感者
牙釉质磨损或牙龈退缩造成牙本质小管开放,接触冷空气或酸性食物时产生短暂刺痛。可使用含钾盐的抗敏感牙膏,避免横向刷牙。重度磨损者需接受脱敏剂治疗或全冠修复,同时排查夜间磨牙等诱因。
建议所有牙痛人群减少摄入过冷过热及高糖食物,戒烟限酒以改善口腔微环境。每日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减轻炎症,但无法替代专业治疗。若疼痛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面部肿胀、发热,须立即就诊排除颌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孕妇、糖尿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出现牙痛时更应及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