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典型症状主要有上腹饱胀、餐后腹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便秘等。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低于正常解剖位置,多与腹肌松弛、韧带松弛等因素有关。
1、上腹饱胀
上腹饱胀是胃下垂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部有沉重感或压迫感。胃下垂时胃的蠕动功能减弱,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导致胃内压力增高,引起上腹饱胀。症状较轻时可通过少食多餐、餐后适当活动缓解。
2、餐后腹痛
餐后腹痛多发生在进食后1-2小时,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或脐周。胃下垂时胃的韧带牵拉过度,进食后胃内重量增加,加重韧带牵拉,引起疼痛。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严重时可向背部放射。建议避免暴饮暴食,餐后可采取半卧位休息。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多与胃动力障碍有关,胃下垂患者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反流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感。呕吐多在进食后发生,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胃动力药物。
4、嗳气反酸
嗳气反酸是由于胃下垂导致贲门括约肌功能失调,胃内气体和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患者常感觉胸骨后灼热感,口腔有酸苦味。建议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睡觉时抬高床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
5、便秘
便秘与胃肠蠕动减慢、饮食量减少有关。胃下垂患者因进食后不适感而减少进食,导致粪便量减少;同时胃肠动力不足使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运动,必要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
胃下垂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餐后适当休息,避免立即剧烈运动。可进行适度的腹肌锻炼,如仰卧起坐等,以增强腹肌力量。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