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具体目标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并发症及耐受性由医生综合评估。
老年高血压的控制需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年龄增长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波动较大,过度降压可能引发脑灌注不足。对于80岁以下患者,若无严重并发症,收缩压可逐步降至14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冠心病者需避免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以防心肌缺血。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因血管损伤风险更高,需更严格管理。部分衰弱老年人可适当放宽至150/90毫米汞柱,但需密切监测头晕、乏力等低灌注症状。
血压控制应个体化调整。起始药物治疗可选择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居家监测早晚血压并记录,避免清晨血压骤升。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方案。饮食需限盐补钾,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适当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憋气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