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

发布于 2025/07/05 11:13

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通常由感染、慢性疾病急性加重、严重创伤、休克、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在短时间内相继或同时出现功能障碍,老年人因器官功能储备下降更易发生。主要有感染性因素、基础疾病恶化、缺血缺氧性损伤、药物不良反应、代谢紊乱等原因。

1.感染性因素

严重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等可导致脓毒症,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炎症介质大量释放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微循环障碍,进而影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感染后更易进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需积极控制感染源,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

2.基础疾病恶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急性发作时,器官代偿能力急剧下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会导致严重低氧血症,继而引发脑、肾等多器官缺氧性损伤。这类患者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

3.缺血缺氧性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失血性休克等情况下,重要器官灌注不足会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心肌梗死时心输出量骤减可使肾前性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显著增高。治疗需尽快恢复器官灌注,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盐酸多巴胺注射液。

4.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某些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具有器官毒性的药物更易蓄积中毒。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非甾体抗炎药可能诱发急性胃黏膜病变。用药前需评估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5.代谢紊乱

严重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等可直接抑制器官功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的高渗状态可导致脑细胞脱水,出现意识障碍。需及时纠正内环境紊乱,静脉补充胰岛素、碳酸氢钠等药物。

老年人日常需规律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避免感染诱发因素,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等早期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饮食注意优质蛋白补充但需控制钠盐摄入,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