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热伤风通常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保持空气流通、清淡饮食等方式治疗。热伤风多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环境干燥等因素引起。
1、多喝水
儿童热伤风时体内水分消耗加快,适量补充温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咽干症状。家长可准备温热的淡盐水或蜂蜜水,分次少量喂服。避免饮用冰镇饮料或过量果汁,可能刺激胃肠或加重咳嗽。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方式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每次持续5-10分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儿童皮肤薄嫩易导致酒精中毒。若持续高热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就医。
3、遵医嘱用药
病毒感染引起的热伤风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颗粒。咳嗽明显者可配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鼻塞严重时短期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严禁自行服用成人感冒药或抗生素。
4、保持空气流通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换水清洁,避免滋生霉菌。患儿应远离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睡眠时适当垫高枕头减轻鼻塞。
5、清淡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蒸蛋等食物,适量添加新鲜蔬菜泥。避免油腻、辛辣及过甜食物,咳嗽期间减少奶制品摄入。可少量食用梨汁、苹果泥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帮助增强免疫力。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嗜睡、拒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流感季节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清洗玩具和餐具,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可有效预防热伤风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