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处理方式主要有紧急心肺复苏、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终止妊娠。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综合征,起病急骤且凶险,需立即采取医疗干预。
1、临床表现
羊水栓塞患者通常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低血压、意识丧失等症状,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短时间内。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寒战、烦躁不安、抽搐等前驱症状,随后迅速进展为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些症状可能与羊水中的胎粪、胎脂等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引发过敏反应有关。
2、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D-二聚体升高。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这些指标异常提示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呼吸循环衰竭,可能与羊水栓塞导致肺血管痉挛和微血栓形成有关。
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心电图可能出现右心负荷增大的表现。超声心动图可发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这些影像学改变与羊水栓塞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和急性肺损伤有关。
羊水栓塞属于产科急危重症,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家属应配合医疗团队决策,了解病情风险。产后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铁剂和蛋白质,促进身体恢复。定期随访凝血功能和心肺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