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检查正常还需要做肠镜吗 介绍要做肠镜的几种情况
发布于 2025/07/05 15:38
发布于 2025/07/05 15:38
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时,部分情况下仍需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的必要性主要与年龄、家族史、症状特征等因素相关,常见于存在长期腹痛、便血、体重骤降等预警症状,或具有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年龄超过45岁且从未接受过肠镜检查的人群,即使大便常规结果正常,也建议定期筛查。肠道肿瘤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黏膜微小病变,粪便潜血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对于有直系亲属患肠癌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增加,需提前开始筛查并缩短间隔周期。若存在持续腹泻或便秘超过2个月、排便习惯突然改变、粪便形状变细等症状,可能提示肠道器质性病变,需通过肠镜直接观察黏膜形态。炎症性肠病患者需定期监测黏膜愈合情况,评估治疗效果。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肠道占位性病变时,肠镜可同步完成病理活检。
建议高危人群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检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并按医嘱清洁肠道。日常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加工肉类食用,出现排便异常或腹部不适时及时就医。
上一篇 : 左胸一直隐隐不适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 : 甲状腺结节会引起失眠吗 甲状腺结节带来的危害须知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