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尿液变成褐色要不要紧

发布于 2025/07/05 15:51

运动后尿液变成褐色通常与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有关,多数情况下通过补液休息可缓解,少数可能提示肾脏损伤需及时就医。

运动后尿液呈褐色最常见的原因是运动强度过大导致肌肉细胞破坏,释放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并经肾脏过滤排出。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后,伴随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及时停止运动并补充水分可帮助肌红蛋白代谢,尿液颜色多在1-3天内恢复正常。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脱水加重肾脏负担。

当褐色尿液伴随尿量减少、腰部疼痛或发热时,可能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种情况常见于高温环境下脱水运动,或本身存在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肌红蛋白在肾小管沉积会导致肾功能急剧下降,需立即就医进行尿液检查、血液生化检测,必要时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或血液净化治疗。

建议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若褐色尿液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尽快到肾内科就诊检查肾功能。日常可记录运动强度与尿液颜色变化规律,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