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肌间血栓的患者通常不建议进行气压治疗。肌间血栓是指肌肉间静脉内形成的血栓,气压治疗可能增加血栓脱落的风险,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若存在抗凝禁忌或血栓活动期,气压治疗需严格禁止。
气压治疗通过周期性充气加压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常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但对于已形成的肌间血栓,外力挤压可能使血栓松动脱落。尤其当血栓未完全机化、抗凝治疗未达标时,气压泵的机械压力可能成为栓子脱落的诱因。临床需通过超声评估血栓稳定性,并监测D-二聚体水平。
极少数情况下,经血管外科评估认为血栓已机化牢固且血管再通良好时,可考虑低压模式的气压治疗。此时需采用梯度压力设计,避免直接作用于血栓部位,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栓塞征兆。但这种情况需在抗凝治疗稳定期进行,且必须由专业医师全程监护。
建议肌间血栓患者优先选择抗凝药物治疗,如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日常可抬高患肢促进回流,避免按摩或热敷血栓部位。若需物理治疗,应在完成至少2周规范抗凝且复查超声确认血栓稳定后,经专科医师评估再决定是否启用气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