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肘管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小指及无名指尺侧麻木、手部精细动作障碍、肘内侧疼痛等症状。肘管综合征是尺神经在肘部受压引起的神经病变,早期症状多与神经受压程度相关。
1、小指麻木
尺神经受压最早引起小指及无名指尺侧半的麻木感,可能伴随针刺样不适。这种症状在屈肘或夜间睡眠压迫肘部时加重,初期多为间歇性发作。尺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是肘管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可能描述为戴手套感或皮肤变厚感。早期可通过调整肘部姿势、避免长时间屈肘缓解症状。
2、手部无力
患者可能出现握力减弱、持物易掉落等手部精细动作障碍,系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功能受损所致。典型表现为拧瓶盖困难、写字变慢、用筷子不灵活等,严重时出现爪形手畸形。早期肌力下降可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建议避免重复性屈肘动作,必要时使用肘部支具减少神经牵拉。
3、肘内侧疼痛
约半数患者出现肘关节内侧钝痛,可向小指放射,疼痛在肘关节活动时明显。体检可发现肘管处Tinel征阳性,即叩击肘部尺神经沟诱发麻木感。疼痛可能与神经炎症或局部软组织粘连有关,冷敷和NSAIDs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暂时缓解症状。
4、肌肉萎缩
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表现为手掌尺侧肌肉变薄。这是尺神经长期受压导致的失神经性萎缩,属于进展期表现。肌电图检查可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早期发现肌肉萎缩需考虑手术减压治疗。
5、温度觉异常
部分患者诉小指区域对冷热感觉迟钝,系感觉神经纤维受损所致。温度觉障碍常晚于触觉异常出现,可能伴随出汗减少等自主神经症状。需与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等疾病鉴别,神经传导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早期肘管综合征患者应避免肘部反复屈曲、长期压迫等诱因,睡眠时用软枕保持肘关节伸直位。若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至手外科就诊,通过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损伤程度。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行尺神经松解术或前置术,术后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促进恢复。日常注意手部保暖,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肘部压力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