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主要由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液生成过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及腹膜炎症等因素引起。肝硬化腹水通常表现为腹胀、腹部膨隆、下肢水肿等症状,可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治疗、腹腔穿刺放液等方式缓解。
1、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导致肝内血管结构改变,门静脉血流受阻形成高压。门静脉高压使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升高,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患者可能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等症状。临床常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降低门静脉压力,严重时需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2、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液体外渗至组织间隙。低蛋白血症常伴随全身水肿、营养不良等表现。治疗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同时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改善营养状态。
3、淋巴液生成过多
肝硬化时肝窦压力增高,肝淋巴液生成速度超过胸导管引流能力,淋巴液从肝包膜表面漏入腹腔。这种情况多出现于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的患者,腹部超声可见大量游离液体。除常规利尿治疗外,必要时需行腹腔-颈静脉分流术。
4、RAAS系统激活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钠水潴留加重腹水。患者可能出现少尿、血肌酐升高等肾前性肾功能损伤表现。临床常用托伐普坦片联合醛固酮拮抗剂治疗,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
5、腹膜炎症
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炎性因子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速腹水形成。典型表现为腹痛、发热、腹水白细胞计数升高。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同时补充白蛋白预防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腹水患者日常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2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建议记录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出现发热、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就医。适当补充乳清蛋白粉等易吸收蛋白,维持卧床时半卧位姿势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