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尿量减少或无尿、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水肿、呕吐等。新生儿肾衰竭可能与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严重感染、脱水、药物损伤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尿量减少或无尿
新生儿每日尿量少于1毫升/千克体重或持续6小时无尿需警惕。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尿液生成减少,可能伴随尿液颜色加深。家长需记录尿布更换频率,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2、喂养困难
肾功能异常会导致代谢废物蓄积,引发食欲减退。新生儿可能出现拒奶、吸吮无力、进食量骤降等情况。家长需观察每次喂养时长及摄入量,持续喂养困难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评估。
3、体重增长缓慢
正常新生儿每日体重增长10-30克,肾衰竭时因水电解质紊乱及营养吸收障碍,可能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家长应每日固定时间测量体重,若连续3天无增长需就医排查。
4、水肿
常见于眼睑、手足等部位,按压后出现凹陷。肾衰竭时蛋白丢失及钠水潴留会导致组织间隙液体增多。家长发现皮肤紧绷发亮或衣物勒痕加深时,应检查四肢末端肿胀情况。
5、呕吐
代谢性酸中毒及氮质血症会刺激胃肠黏膜,表现为频繁吐奶甚至胆汁样呕吐。需与生理性溢奶区分,若呕吐物带血丝或呈喷射状,应立即就医。喂养后保持竖抱拍嗝可暂时缓解症状。
家长发现上述任一症状时,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携带新生儿至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日常需维持适宜室温,避免脱水;母乳喂养者母亲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记录每日出入量及异常表现,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液体管理及营养支持,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