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胃肠炎发作期通常不建议吃蛋,症状缓解后可少量尝试。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需结合病情调整饮食。
急性胃肠炎发作期患儿胃肠功能较弱,蛋类蛋白质分子较大可能加重消化负担。蛋类中的卵白蛋白可能刺激肠道黏膜,诱发呕吐或腹泻加重。煎蛋、炒蛋等油腻做法会刺激胆汁分泌,可能加剧腹痛症状。部分患儿对蛋类过敏,急性期免疫状态不稳定,进食后可能诱发过敏反应。
症状缓解24小时后可尝试少量水煮蛋或蛋羹。水煮蛋需彻底煮熟至蛋黄凝固,去除不易消化的蛋清薄膜。蛋羹应避免添加油脂,每次食用不超过半个鸡蛋分量。制作时可加入少量米汤稀释,采用隔水炖煮保证质地柔软。首次尝试后需观察2小时,无腹痛、呕吐等反应再逐渐增量。
患儿饮食恢复期应遵循由稀到稠、由少到多原则。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逐步过渡到烂面条、苹果泥等半流质。避免高糖、高脂及粗纤维食物,减少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摄入。家长需记录患儿每日进食种类与反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若进食后出现频繁呕吐或血便,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