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一般不能直接查出龟头炎,但可辅助排除泌尿系统感染。龟头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分泌物检查、真菌培养等方法综合判断。
1、临床表现观察
医生会检查龟头及包皮是否出现红肿、糜烂、溃疡或异常分泌物。急性龟头炎多表现为局部灼热感、疼痛,慢性龟头炎可能伴随皮肤增厚或皲裂。念珠菌性龟头炎可见白色乳酪样分泌物,细菌性感染常伴黄绿色脓性分泌物。
2、分泌物镜检
取龟头表面分泌物进行革兰染色或氢氧化钾溶液处理,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性龟头炎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细菌,念珠菌性龟头炎可发现假菌丝或芽生孢子。该方法快速简便,是门诊常用筛查手段。
3、病原体培养
将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平板、沙保弱培养基等特殊培养基,通过菌落形态、生化反应鉴定具体病原体。细菌培养需24-48小时出结果,真菌培养可能需要3-7天。培养结果可指导精准用药,如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根据药敏试验选药。
4、过敏原检测
对于反复发作的接触性龟头炎,可采用斑贴试验排查过敏原。常见致敏物质包括避孕套乳胶、洗浴用品中的香料或防腐剂。检测时将可疑过敏原贴于背部皮肤,48小时后观察反应强度,阳性结果表现为红斑、丘疹或水疱。
5、组织病理检查
慢性顽固性龟头炎或怀疑癌变时需进行活检。通过局部麻醉后取小块病变组织,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后制成切片。浆细胞性龟头炎可见密集的浆细胞浸润,硬化性苔藓样龟头炎则表现为表皮萎缩和真皮纤维化。
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包皮垢,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保持会阴部干燥。急性期暂停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若出现包皮嵌顿、广泛溃疡或发热等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规范用药需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药,防止转为慢性或诱发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