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和急性鼻炎可通过病程长短、症状特点及病因进行区分。急性鼻炎病程通常不超过3周,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慢性鼻炎病程持续超过3个月,常与长期刺激或结构异常有关。
急性鼻炎起病急骤,表现为鼻塞、清水样鼻涕、打喷嚏,可能伴随发热或头痛,症状在1-2周内逐渐缓解。鼻腔检查可见黏膜充血肿胀,但无显著增生。治疗以对症为主,如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必要时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缓解鼻塞,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慢性鼻炎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鼻塞呈交替性或持续性,分泌物黏稠,可能伴有嗅觉减退。鼻腔检查常见黏膜肥厚或苍白水肿,部分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治疗需针对病因,如避免接触过敏原,长期规范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严重结构性异常者可能需鼻甲部分切除术。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若鼻部症状反复或持续加重,建议进行鼻内镜或过敏原检测明确病因。两类鼻炎均需避免用力擤鼻,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影响,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黏膜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