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腰痛,还可能伴随痛经、性交痛、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常见于卵巢、输卵管、盆腔等位置。
1、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出现继发性痛经,疼痛多始于月经前1-2天,持续至月经结束。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腰骶部,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痛经程度逐渐加重,常规止痛药效果有限。可能与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有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地诺孕素片等药物。
2、性交痛
性交时或性交后出现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多见于子宫直肠陷凹或骶韧带部位存在异位病灶时。疼痛可能持续数小时,影响性生活质量。可能与性交时盆腔器官移动牵拉病灶有关。治疗可考虑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等药物抑制卵巢功能。
3、月经异常
部分患者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可能伴随贫血、乏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孕三烯酮胶囊、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方案。
4、不孕
约30%-5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可能与盆腔粘连、输卵管功能障碍、卵子质量下降等因素有关。异位病灶导致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受精卵着床。治疗可选择腹腔镜手术去除病灶,或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改善盆腔环境。
5、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排便痛、排尿痛、周期性血尿或便血,提示可能存在膀胱或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侵犯肠道时可能出现肠梗阻症状。特殊部位异位症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需个体化制定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可适当热敷缓解疼痛。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备孕患者应尽早就诊评估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