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袋烫起疱不挑破通常能自愈,但需根据水疱大小和感染风险决定是否处理。小水疱若无感染迹象可自行吸收,大水疱或破溃需就医干预。
皮肤被热水袋烫伤后形成的水疱属于二度烫伤,疱皮能保护创面免受细菌感染。若水疱直径小于1厘米且完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压迫,多数情况下疱液会逐渐吸收,表皮在7-10天内愈合。此期间可外用湿润烧伤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无须主动挑破。
当水疱直径超过2厘米、疱液浑浊或周围皮肤红肿热痛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此时自行挑破可能导致创面暴露,增加继发感染风险。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引流疱液,并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或感觉障碍者更易出现感染扩散,即使小水疱也建议尽早就诊。
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温,切勿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愈合期避免抓挠,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伤口不愈超过两周,须及时到烧伤科或普外科就诊。日常使用热水袋应控制温度在50℃以下,外包毛巾隔热,防止低温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