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骨折是否严重需根据损伤程度判断,轻微骨折可能仅需保守治疗,严重骨折可能合并内脏损伤或大出血。盆腔骨折的危害主要有出血性休克、神经损伤、泌尿系统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长期活动受限等。
1、出血性休克
骨盆血供丰富,骨折后可能损伤髂内动脉等大血管,导致腹膜后血肿或失血性休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需紧急输血并采用骨盆外固定支架稳定骨折端。临床常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辅助治疗,严重者需介入栓塞止血。
2、神经损伤
骶骨骨折可能压迫骶丛神经,导致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失禁或下肢运动障碍。早期需通过MRI评估神经受压情况,可注射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配合康复训练改善功能。若存在骨块压迫,需手术减压。
3、泌尿系统损伤
骨折移位可能刺破膀胱或尿道,出现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需留置导尿管引流,膀胱破裂者需手术修补。合并感染时可使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感染,后期可能需尿道成形术解决狭窄问题。
4、生殖系统功能障碍
女性骨盆骨折可能损伤子宫附件,导致不孕或慢性盆腔痛;男性可能并发勃起功能障碍。需长期随访,必要时采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改善血流,严重盆腔畸形者需矫形手术。
5、长期活动受限
未及时复位的骨折可能畸形愈合,引发慢性腰骶痛、跛行等后遗症。康复期需佩戴骨盆带保护,逐步进行直腿抬高、桥式运动等训练。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功能。
盆腔骨折后应绝对卧床4-6周,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饮食需高蛋白高纤维促进愈合。恢复期避免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若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需考虑手术矫正。出现发热、下肢肿胀等异常时需立即就医排查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