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手术的适应症主要有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肿瘤等。
1、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
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连续2年每年发作超过5次,且每次发作伴随高热、咽痛等症状,可能引发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时,建议手术切除。这类患者扁桃体已丧失免疫功能,成为病灶。治疗需在感染控制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预防感染。
2、慢性扁桃体炎
长期存在咽部异物感、口臭、低热等症状,扁桃体表面隐窝内可见脓栓,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关节炎、心肌炎等。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等缓解咽部不适。
3、扁桃体肥大
儿童或成人因扁桃体Ⅲ度肥大导致吞咽困难、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需手术。长期缺氧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导致肺动脉高压。手术多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创伤较小,术后需监测出血情况,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镇痛。
4、扁桃体周围脓肿
脓肿切开引流后仍反复发作,或合并颈深部感染时需切除扁桃体。此类患者多伴有剧烈咽痛、张口受限,可能引发败血症。手术通常在脓肿消退后2-4周进行,术前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
5、扁桃体肿瘤
疑似扁桃体淋巴瘤、鳞状细胞癌等需手术活检或根治性切除。表现为单侧扁桃体迅速增大、溃疡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配合放疗或化疗,必要时使用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药物。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擤鼻。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创面。术后1-2周内可能出现耳部放射性疼痛,属正常现象。若出现鲜红色血性分泌物或发热超过38.5℃,需及时返院检查。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