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小孩得了甲流或乙流,大人可通过佩戴口罩、分餐制、环境消毒、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等方式预防。甲流和乙流均为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采取综合防护措施。
1、佩戴口罩
与患儿密切接触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口罩需完全覆盖口鼻,每4小时更换一次。患儿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正确佩戴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吸入。处理患儿使用过的口罩后需立即洗手。
2、分餐制
实行分餐制并使用独立餐具,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流感病毒可通过唾液污染餐具传播,餐具使用后需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消毒柜处理。患儿剩余食物应丢弃,不可再食用。
3、环境消毒
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用热水浸泡。保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患儿居住房间可配置空气消毒机降低病毒浓度。
4、接种疫苗
建议在流感季前接种三价或四价流感疫苗,疫苗可覆盖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株。即使接触患儿后接种疫苗,仍能在2周内产生一定保护作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更需优先接种。
5、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可进行快走、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慢性病患者需规律用药控制基础疾病,减少流感重症化风险。
除上述措施外,大人接触患儿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若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患儿应单独居住一间房,症状消失后仍需隔离至体温正常满24小时。家庭成员可每日监测体温,早期发现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