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类心脏疾病,简称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
1、病因机制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长期高脂饮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可加速动脉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可能引发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腔进一步狭窄或完全闭塞。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2、典型症状
患者常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可向左肩、下颌或背部放射,活动后加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死时疼痛持续不缓解,伴随冷汗、恶心、濒死感。部分患者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仅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
3、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可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和部位。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段抬高、T波倒置等缺血表现。运动负荷试验、心脏超声、冠脉CT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肌供血情况。血液检查可检测心肌酶谱升高,提示心肌损伤。
4、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扩张冠状动脉,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严重狭窄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植入支架,或多支病变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均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
5、预防管理
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BMI应控制在24以下。定期监测血脂、血糖,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出现胸痛持续20分钟不缓解应立即就医。
冠心病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随访,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庭环境避免存放高脂零食。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夏季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