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第一次化疗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疲劳乏力、黏膜炎等反应。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多数症状可通过规范处理缓解。
1.恶心呕吐
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及延髓呕吐中枢引发恶心呕吐,常见于用药后1-6小时。顺铂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等药物更易引发该反应。医生会提前开具盐酸昂丹司琼片、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等止吐药物预防。建议化疗前2小时避免进食,治疗后少量多次饮用姜茶或柠檬水缓解症状。
2.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表现为感染风险增加或出血倾向。注射用环磷酰胺、卡铂注射液等药物易引起该反应。化疗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当白细胞低于3×10⁹/L时需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3.脱发
紫杉醇注射液、依托泊苷注射液等药物会损伤毛囊细胞,导致头发、眉毛脱落,通常始于化疗后2-3周。脱发为暂时性,治疗结束后3-6个月可逐渐再生。化疗前建议剪短头发减轻心理冲击,佩戴冰帽可降低头皮血流量减少药物对毛囊的影响。
4.疲劳乏力
化疗导致能量代谢异常及贫血引发持续疲倦感,活动后加重。注射用吉西他滨、培美曲塞二钠等药物常见该反应。需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可考虑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贫血症状。
5.黏膜炎
氟尿嘧啶注射液、甲氨蝶呤片等药物易引起口腔、消化道黏膜溃疡,表现为进食疼痛或腹泻。化疗期间需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重度黏膜炎需暂停化疗,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促进黏膜修复。
化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促进药物代谢,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等。注意记录体温变化及异常出血情况,每周检测血常规。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腹泻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间歇期可进行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改善体能,心理支持对缓解治疗焦虑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