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肺炎后一直喘粗气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喂养方式、雾化治疗、药物治疗、吸氧治疗等方式缓解。肺炎后喘粗气可能与气道分泌物滞留、支气管痉挛、继发感染、心肺功能未完全恢复、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家长需帮助宝宝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腔分泌物。避免宝宝接触烟雾、冷空气等刺激物,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痰液。若宝宝出现口唇发绀或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60次,应立即就医。
2、调整喂养方式
采用少量多次喂养,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蔬菜泥。避免奶瓶喂养时呛咳,可尝试斜抱姿势喂食。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食物,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低乳糖奶粉。每次喂食后需竖抱拍嗝20分钟。
3、雾化治疗
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每日2-3次缓解气道炎症和痉挛。雾化前清洁宝宝面部,雾化时保持安静状态,结束后洗脸漱口。雾化器需每次使用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支原体感染适用阿奇霉素颗粒,过敏因素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所有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家长不得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
5、吸氧治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4%时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氧疗,采用鼻导管或头罩给氧,氧浓度控制在30%-40%。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每小时监测血氧变化。家庭备用便携式血氧仪可随时监测宝宝氧合状态。
家长应每日记录宝宝呼吸频率、体温和进食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胸背部按摩促进肺循环,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耗氧量。若喘粗气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三凹征、嗜睡等症状,需急诊排查是否存在胸腔积液或气胸等并发症。肺炎恢复期建议每月随访肺功能至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