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并发症管理、营养支持、肝移植评估、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通常由病毒持续复制、肝功能严重受损、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键措施,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核苷类似物。这类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DNA聚合酶活性,延缓肝纤维化进展。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HBV-DNA载量和肝功能指标,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毒反弹。对于合并耐药突变患者,可考虑联合用药方案调整。
2、并发症管理
针对腹水可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呋塞米片联合螺内酯片利尿,严重时行腹腔穿刺引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需应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进行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治疗。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促进氨排泄,严重时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降血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
3、营养支持
患者常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热量摄入,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夜间加餐可改善氮平衡,补充支链氨基酸颗粒有助于改善肌肉消耗。同时需监测血钾、血钠等电解质水平,对于低钠血症患者应限制液体摄入量。维生素D和钙剂补充可预防代谢性骨病发生。
4、肝移植评估
对于Child-Pugh评分C级或MELD评分超过15分的患者,应考虑转诊至肝移植中心评估。术前需控制活动性感染和消化道出血,完善心肺功能检查。移植后需终身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存在肝癌病灶时需符合米兰标准方可列入移植等待名单。
5、中医调理
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可配合中医辨证施治,肝郁脾虚型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湿热蕴结型适用茵陈蒿汤化裁。中药复方鳖甲煎丸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安络化纤丸能改善肝脏微循环。针灸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调节免疫功能,耳穴压豆有助于缓解腹胀症状。使用中药需监测肝功能变化,避免肝毒性药材。
患者应严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损伤药物,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饮食采用少量多餐模式,选择易消化软食,避免坚硬粗糙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活动,避免便秘诱发肝性脑病。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习肝性脑病早期识别方法,家中备乳果糖口服溶液应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