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性黄疸可通过光疗、药物治疗、输血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换血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母婴ABO血型不合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引起,表现为皮肤黄染、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1、光疗
蓝光照射是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核心治疗手段,通过特定波长光线促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光疗需在专业设备下进行,治疗期间需遮盖婴儿眼睛及生殖器。对于血清总胆红素超过光疗阈值的患儿,通常需要持续照射12-24小时,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
2、药物治疗
苯巴比妥片可诱导肝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代谢,白蛋白注射液能结合游离胆红素减少脑损伤风险。茵栀黄口服液作为辅助中成药可利胆退黄,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西药使用。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有无嗜睡、皮疹等不良反应。
3、输血治疗
当患儿出现严重贫血时可能需输注洗涤O型红细胞,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于血红蛋白低于80g/L伴心力衰竭者,可采用少量多次输血方式纠正贫血。输血过程中需监测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警惕输血反应发生。
4、免疫球蛋白治疗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可通过阻断Fc受体抑制溶血进程,适用于中重度ABO溶血病例。常用剂量为0.5-1g/kg单次输注,用药后24小时内需观察有无发热、过敏等反应。该治疗多与光疗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换血治疗概率。
5、换血治疗
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换血阈值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实施双倍量换血术置换患儿血液。该操作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通过脐静脉或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可快速清除致敏红细胞和游离胆红素。术后需持续监测电解质及凝血功能。
ABO溶血性黄疸患儿应保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母乳喂养者无须停母乳。家长需每日观察黄疸变化范围,记录婴儿精神状态及吃奶量。保持室内适当温湿度,避免包裹过厚影响光疗效果。出院后遵医嘱复查胆红素及血常规,警惕晚期贫血发生。注意观察有无肌张力异常、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发现异常及时返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