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型分析是哪些?

发布于 2019/06/11 16:29 复禾健康

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型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西医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后,体内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组织,形成的肾损伤而引起。一般在感染后半月左右起病,因损伤的部位与程度不同,症状差异很大,轻者无症状,只有化验尿时才发现尿里有蛋白和潜血,有的可能有乏力、腰部酸痛,重者有尿少、眼脸与下肢浮肿,甚至是全身浮肿,胸水,腹水,血压升高等表现。尿化验有蛋白、潜血或蛋白与潜血同时存在。为此,下面我们看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型。

慢性肾小球肾炎类型分析。临床分型:

1、普通型。持续性中等量蛋白尿及(或)尿沉渣异常、轻度水肿及(或)轻度高血压,部分病例可有轻度氮质血症,有些病人可始终没有水肿,但迟早会有轻重不同的高血压。

2、高血压型。在普通型的基础上,以高血压为突出表现,舒张压中度以上升高。随着病情发展,可伴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常伴有高血压眼底改变。

3、急性发作型。在急性非特异性病毒或细菌感染后不久出现蛋白尿异常的加重,肾功能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减轻,恢复到原来状态,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分型和理化检查:

1、尿液检查。尿蛋白多为中等量,一般为75-150mg/dl定量多在1-3.5g/d之间,镜检可有管型,血尿为肾源性,尿浓缩试验异常,尿比重和渗透压降低。

2、外周血象。早期可正常,中晚期可有轻度贫血,肾功能衰竭时可有严重贫血。

3、肾功能。早期可正常,晚期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肾小管功能也可受损,同时出现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血肌酐尿素氮可升高。

4、B超。肾缩小,肾皮质萎缩,模糊,皮髓质分界不清。

中医则认为:因先天禀赋不足又遭外邪所干,致肾气虚亏。肾之元阴、元阳、元气藏于五脏亦滋润五脏六腑,肾虚必殃及五脏六腑。因此肾之虚亏,必然导致肾之开阖、脾之运化、肺之肅降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又因阴阳、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内涵和程度不同,临床表现有别,致使中医临床辩证症型很多,如有风邪外感型、肺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血瘀型、湿热壅盛型等等。不言而喻,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千差万别,用药亦差别很大,只有辩证准确用药精良,才能取得良效。

慢性肾小球很严的核心病因、病机是“虚”与“瘀”。所谓“虚”,首先是肾虚。或禀赋不足,或七情、房事、劳逸、起居、饮食无度,致使素有禀赋不足的肾虚加重。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之“三元”藏于五脏并濡养五脏六腑。肾虚必侮五脏,致五脏有不同程度的虚损,尤其是脾、肺。因肾之开阖、封藏、气化、脾之运化、肺之肅降失司,使津液、精血运行失调,津液潴留,日久化热生痰,精血郁滞久而化瘀,痰瘀蕴结,化热成浊。瘀血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不仅是病机病理之果,又是使虚加重的原因,因果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存在于全病程,导致疾病迁延不好。肾病淤血形成的原因,不外乎虚、实两方面,往往是因正虚而致邪实,因邪实而正更虚;肾病常为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