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结膜炎可分为刺激性结膜炎和腐蚀性结膜炎两类。刺激性结膜炎通常由低浓度化学物质接触引起,腐蚀性结膜炎则与高浓度化学物质暴露相关。
刺激性结膜炎多因接触洗涤剂、染发剂、游泳池消毒剂等低浓度化学物质导致,表现为结膜充血、轻微灼热感和流泪,症状较轻且可逆。腐蚀性结膜炎常见于强酸、强碱或工业化学品溅入眼部,可导致结膜坏死、角膜损伤甚至失明,需紧急处理。两类结膜炎的发病机制不同,刺激性反应以局部炎症为主,腐蚀性损伤则伴随组织蛋白变性。诊断时需结合接触史和裂隙灯检查,碱性物质渗透性强,危害常高于酸性物质。
预防化学性结膜炎需规范佩戴防护眼镜,接触化学品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若出现视力模糊、剧烈疼痛或眼睑痉挛,提示可能存在角膜损伤,须急诊就医。日常避免揉眼,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涩,定期检查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品存放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