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咽峡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用药、口腔护理、饮食调整、物理降温等方式加速康复。口腔疱疹咽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口腔黏膜损伤、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
口腔疱疹咽峡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抗病毒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泛昔洛韦胶囊等药物。这类药物需在发病早期使用效果更佳,若出现高热不退或疱疹破溃需及时复诊。
2、局部用药
疱疹破溃后可选用具有消炎镇痛作用的局部药剂,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利多卡因凝胶、西瓜霜喷剂等。使用前需清洁口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儿童患者需家长协助用药,防止误吞。
3、口腔护理
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保持口腔清洁。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齿,避免损伤疱疹。可使用吸管饮水减少液体对溃疡面的刺激。家长需监督儿童完成口腔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4、饮食调整
进食常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酸、辣、硬质食物刺激溃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婴幼儿患者需家长将食物研磨细腻,少量多次喂养。
5、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儿童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退热。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嗜睡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患儿就医。
患病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若疱疹7天内未消退或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等症状,须及时复查血常规和病毒学检测。日常注意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可有效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