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来月经不一定就会排卵。月经周期分为排卵性月经和无排卵性月经,前者伴随卵泡成熟和排出,后者则无排卵过程。
排卵性月经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后破裂释放卵子,伴随黄体形成和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增厚,黄体萎缩后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内膜脱落形成月经。这类月经周期通常规律,经量适中,可能伴随轻微下腹坠胀或乳房胀痛等排卵期症状。
无排卵性月经多见于青春期初潮后、围绝经期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虽有卵泡发育但未成熟破裂,仅依赖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当雌激素波动时内膜发生突破性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异常。长期无排卵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病变,需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或超声监测确诊。
建议女性记录月经周期特征,出现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经期超过7天、经量突然增减等情况时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正常内分泌功能,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干扰排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