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站久了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扁平足、静脉曲张、骨关节炎、疲劳性骨折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站立会导致足部压力增加,引发炎症反应或加重原有病变,表现为足底、足弓或踝关节疼痛。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引发的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行走人群。疼痛多位于足跟内侧,晨起第一步或久坐后站立时加重。可能与足弓结构异常、肥胖、鞋子支撑不足有关。治疗需减少站立时间,使用足弓支撑垫,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严重者可接受冲击波治疗。
2、扁平足
扁平足患者足弓塌陷导致足部缓冲能力下降,站立时足底肌肉和韧带过度牵拉引发疼痛。症状从足弓延伸至小腿,长时间站立后加剧。可定制矫形鞋垫改善支撑,进行胫骨后肌强化训练,疼痛明显时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症状。
3、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积,站立时静脉压升高引发胀痛感。常见小腿后侧血管迂曲凸起,伴水肿和皮肤色素沉着。需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回流,避免久站久坐,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静脉功能,严重者需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
4、骨关节炎
足踝关节软骨磨损后,站立时关节面摩擦增加引发钝痛,多见于中老年或运动损伤人群。晨起关节僵硬,活动后稍缓解但久站加重。治疗包括控制体重、减少爬楼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依托考昔片保护软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
5、疲劳性骨折
足部骨骼长期应力积累导致微小骨折,常见于第二三跖骨。初期站立时局部刺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伴肿胀。需立即停止负重活动,使用支具固定4-6周,遵医嘱补充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促进骨愈合,严重移位需手术内固定。
日常应避免连续站立超过1小时,每30分钟活动脚踝促进血液循环。选择鞋跟2-3厘米、前掌宽松的运动鞋,足弓处需有足够支撑。下班后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配合由足跟向脚尖方向的按摩缓解肌肉紧张。体重超标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以减轻足部负荷。若疼痛持续3天不缓解或出现夜间痛、红肿发热,需及时排查应力骨折或感染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