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发布于 2025/07/06 11:33

产后出血需要进行的检查主要有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宫腔探查、血红蛋白电泳等。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帮助判断失血程度。产后出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计数减少。血常规还能反映是否存在感染,感染可能加重出血情况。通过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可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2、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产后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如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情况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明确出血原因,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3、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腔内是否有胎盘残留或积血。超声能够无创评估子宫形态和内膜情况,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植入等导致出血的原因。经阴道超声检查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宫腔内情况。

4、宫腔探查

宫腔探查是在消毒条件下用手指或器械探查宫腔,可以直接触诊子宫收缩情况,检查是否有胎盘、胎膜残留。宫腔探查能够明确出血来源,同时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促进子宫收缩。探查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

5、血红蛋白电泳

血红蛋白电泳主要用于排查血红蛋白病等遗传性血液疾病。某些血红蛋白病可能导致产后出血风险增加。血红蛋白电泳可以检测异常血红蛋白,帮助诊断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增加产后出血概率。

产后出血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适当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有助于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和颜色变化,如出血量突然增多或出现头晕、心慌等贫血症状,应立即就医。产后出血情况稳定后,仍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改善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