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性母细胞胶质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电场治疗等方式治疗。多形性母细胞胶质瘤通常由基因突变、电离辐射暴露、神经胶质细胞异常增殖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头痛、癫痫发作、肢体无力等症状。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多形性母细胞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开颅手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减轻占位效应。术中常采用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技术精确定位肿瘤边界。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对于位于功能区的肿瘤,可采取唤醒麻醉下手术以保护语言和运动功能。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患者,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常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总剂量通常分割为多次照射。放射治疗可能导致脑组织放射性坏死、认知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对于复发患者,可考虑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3、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多采用替莫唑胺胶囊等烷化剂类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复制抑制生长。化疗常与放疗同步进行,形成放化疗联合方案。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对于MGMT启动子甲基化患者,化疗效果可能更好。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特定分子通路,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控制肿瘤血供。其他靶向药物包括厄洛替尼片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可能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靶向治疗多用于复发或常规治疗失败病例。
5、电场治疗
电场治疗通过穿戴设备产生低强度交变电场,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治疗需每天佩戴设备至少18小时,常见副作用为头皮刺激反应。电场治疗常与替莫唑胺胶囊联合使用,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这种物理治疗方法适用于新诊断和复发的多形性母细胞胶质瘤患者。
多形性母细胞胶质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等。适当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变化。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出现新发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家属需注意患者心理疏导,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