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控制血压、定期影像学监测、改善生活方式三种。脑动脉瘤未破裂时可通过保守治疗延缓进展,但需严格遵医嘱评估手术指征。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动脉瘤生长和破裂的关键风险因素。通过服用降压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将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内,可降低血管壁压力。同时需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血压骤升的行为,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
2、定期影像学监测
通过头颅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每6-12个月复查动脉瘤大小、形态变化。若发现瘤体增长、形态不规则等高风险特征,需及时转为手术治疗。监测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等可能增加颅压的活动。
3、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可显著降低血管内皮损伤风险,限制酒精摄入以减少血压波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规律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举重、潜水等可能引起胸腔压力骤变的运动。
脑动脉瘤患者日常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打喷嚏时过度用力。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或意识障碍等破裂征兆,须立即就医。保守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复诊,不可自行调整降压方案或中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