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红眼病的一种类型,属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红眼病是结膜炎的俗称,主要包括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类型。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常见症状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畏光流泪以及大量水样分泌物。该病潜伏期短,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伴随耳前淋巴结肿大或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或水源,如毛巾、脸盆、游泳池等。预防措施需注重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揉眼,患者应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退。
其他类型的红眼病表现有所差异。细菌性结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导致,典型特征为黄色脓性分泌物;过敏性结膜炎则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相关,表现为眼痒明显而分泌物较少。病毒性结膜炎中,腺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角结膜炎症状更重,可能遗留角膜混浊。临床诊断需通过裂隙灯检查区分类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确诊需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
患者出现眼红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需使用抗病毒滴眼液如更昔洛韦滴眼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对污染物品进行煮沸消毒。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饮食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促进黏膜修复。